——「失效了都失效了!」
——「天猫宝比较快啊支付宝不行!」
——「抢到了抢到了!啊怎么又没了……」
——「必须用天猫宝付款才够快!」
今年双十一刚开始,两位室友就进入秒杀模式,她们的对话简短、语气坚定、情绪高昂,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:买买买!
但今年的双十一跟往年有些不同,好像有什么奇怪的东西混进来了。今年剁手党们发现,用余额宝、银行卡进行支付都不够快,订单很容易失效,而用天猫宝剁起手来则快狠准。「天猫宝」就是阿里借双十一契机所推出的剁手辅助工具。
简单来说,天猫宝就像传统商场购物卡,顾客需要提前把钱转入天猫宝,双十一在天猫商城付款可实现秒付,还可以享受活动补贴、抽红包等。而且,它还实现余额包的收益功能,甚至收益比余额包多 1%。「Shut up and take my money!」等一下,笔戈科技温馨提示:天猫宝中的资金只能用于购物消费,如果要转出取现,需扣除 1% 的违约金。所以,把钱存入天猫宝后,你只有三种选择:1、花掉;2、存着等着花掉;3、转出并交违约金。
往年双十一,很多订单卡在了付款这一环节,银行端口总是崩溃。余额宝很好地实现提前吸金功能,让顾客离收银台更近一些。天猫宝比余额宝更凶残的一点是,在双十一开启前,马云已经可以看到多少女人直接大把票子甩到收银台上。
从模式上看,阿里依然走的是传统路线,但从手段上看,它确实越来越熟悉移动互联网的门道。在移动互联网上,阿里缺乏微信那样天生的基因。当支付宝推出挂号功能时,对着医院里挂号的二维码,有的用户仍习惯性地打开微信扫一扫。也许马云还记得春节时微信红包的火热,那阵子「来往」中疯狂的马蹄声和满屏的红包仍留不住用户的心。看来社交媒体是做不成了,招式却可以套用。天猫宝无疑是成功的,特别在推广上,利用了双十一用户急于成交的心理。
另外,对阿里来说,天猫宝可谓一石二鸟。于外,充值了天猫宝的顾客对天猫的依赖度增强,很难调用资金去别的电商平台参战。于内,天猫宝对进驻天猫的商家无疑是一种特权,因为里面的资金并不能用于普通淘宝店。尽管阿里赴美 IPO 路演视频中对小商家表示很重视,但跟游戏套路一样,游戏属于规则制定者,这个平台已逐渐变得「谁有钱谁买得起道具谁玩得起」。双十一愈发成为天猫的狂欢,小商家想分一杯羹更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