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年前,16岁的王晓峰离开家乡来到沈阳打拼。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从饭店打杂干起,如今是淘宝皇冠店主、阿里巴巴淘宝商盟辽宁副盟主,更是许多贫困学生嘴里时常挂念的“晓峰叔叔”。
起点低不是坏事
今年33岁的王晓峰是沈阳宝尊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。今年双11期间,他的网店实现了百万元的销售业绩。别看王晓峰现在事业这么成功,其实他的起点要比普通人低得多。
王晓峰老家在盖州农村,16岁只身来到沈阳打工。因为年龄小、没啥技术特长,他从饭店的洗碗工干起,开始了打工生涯。“在沈阳头3年,我几乎把这辈子的碗都洗出来了。”现在他可以笑着说自己过往的苦日子。每天从早到晚,王晓峰的两只手几乎都泡在厨房的水里——洗碗、洗菜。“虽然困难很多,但我始终相信,一切都会好起来的。”第一个月工资300元,王晓峰给家里转了200元,自己留了100元。
3年后,因为肯吃苦、耐得住寂寞,王晓峰升任水案,接着被老板委以重任——外出学习陕西肉夹馍的制作技术,为饭店转型做铺垫。肯吃苦、爱学习的他很快掌握了地道的肉夹馍制作方法,协助老板开了10多家连锁店。
努力的人错不了
干什么都不含糊,干什么都不怕吃苦,王晓峰在饭店干得越来越顺手。可年轻的他对自己并不满意。“那会儿才20出头,就感觉自己不能总停留在原地啊。”2008年的一天,王晓峰下班后上网时,被偶然弹出的商家广告链接所吸引。“原来网上也可以卖东西!”他由此萌生了开网店的想法。
就这样,白天他在饭店打工,晚上一下班就跑到网吧打理自己的网店。短短2年,他的网店就达到了四皇冠,成为沈阳乃至东北第一批皇冠网店。王晓峰还当选为阿里巴巴淘宝商盟辽宁副盟主。
5年后,王晓峰从线上走到线下,投资建厂,从事风干牛肉干的制作与销售。今年双11期间,他创立的自主品牌“草原达尔沁”,实现了百万元的销售业绩。熟悉王晓峰的人都评价他:干啥像啥、特别认真。他对记者说:“努力的人错不了!”
不能让爱心“断了捻儿”
2018年初,王晓峰成功当选沈河区政协委员。“创业成功了,有钱了,应该干点更有意义的事。”他说。
为了不让爱心“断了捻儿”,他出资14万元,填补了沈河区在几十条街路口统一制作“便民修车服务点”的资金缺口,让靠修自行车维持生计的人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,同时又不影响城市市容环境。炎热的夏天,他自己买了2000公斤大米,慰问城管执法人员。
跟随沈河区政协调研走访时,王晓峰无意间得知山东堡社区有个家庭困难、身患尿毒症的孩子。第二天,他偷偷找到社区书记,在社区书记的见证下,每个月捐助这个贫困孩子2000元。而在和社区书记交流时,他得知社区“爱心超市”资金困难、货物短缺,志愿者手中的“爱心积分”得不到兑现,王晓峰马上掏出5000元现金交到社区书记手中。“说啥也不能让爱心‘断了捻儿’!”
今年,王晓峰参与到资助康平贫困大学生3年学业计划;为富民社区改善办公条件。就在不久前,他自掏腰包,采购了康平农民滞销的5000公斤地瓜,并把它们捐赠给了街道的贫困家庭。
因为家庭贫困没能完成学业,所以王晓峰现在对贫困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格外上心,对贫困生的捐助也格外“大方”:资助康平贫困大学生3年学业计划;以个人名义对本溪市桓仁县普乐堡镇普乐堡小学的30名贫困生进行永久学业资助。
“学校还是土操场,门前的路也都是泥土路。”直到今天,王晓峰还清楚地记得他第一次走进普乐堡小学时的景象。二话没说,王晓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出资5万元,帮学校修整了操场。
作为学校的名誉校长和孩子们口中的“晓峰叔叔”,他不但在经济上给予这些贫困学生帮助,还经常对孩子们进行“心理疏导”——有关成绩下滑,调皮捣蛋,甚至是青春期的小心事。
“每到期末,总能接到孩子们报喜的电话。”提到这些孩子们,王晓峰喜上眉梢。
“饮水要思源,没有大家伙的帮助,就没有我的成功。”以感恩之心回报社会,用正能量感染身边人,“85后”王晓峰说,爱心是没有止境的,他愿意尽自己所能帮助更多的人。
沈阳日报、沈报融媒记者 张晶
沈阳日报社新媒体中心编辑 王沛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