悉尼华人王姣姣在天猫上买了一艘龙舟,所有的去国怀乡尽在其间,划得动是龙舟,划不动是乡愁。
文/ 宁函夏
“2002年4月24号,我一个人拖着两个巨大的行李来到澳洲。估计当时用脚趾头想都想不到,16年后的今天,我为澳洲带来了一艘中国龙舟。”
4月24日,悉尼情人港(Darling Harbour)天气如常,十几艘龙舟安静地躺着。
不远处有些热闹。一艘龙舟泊在水面,龙头红黄相间,龙身橘黄、带鳞,龙尾向空中翘起。人越集越多,情人港笼罩在金色的阳光下,王姣姣拉着龙舟俱乐部的队友往前挤着拍照,
“你知道中国颜色嘛,’西红柿炒蛋’。真美啊,好像中国奥运会代表团来了一样。”
一艘龙舟3万块,8000公里云和月
王姣姣的训练时间是每周一、周三晚上6点半到8点半,周六早上8点到10点。
情人港的朝阳和夕阳,是澳洲居民和游客们最爱逗留的时光。码头、船只、海边餐厅和摩天轮,拐弯就到唐人街,这里是悉尼最热闹的海港,也是王姣姣的训练场。
按照200米赛程50秒完成的平均成绩,舌头碰撞出的“one、two、three、four”划船号令甚至还没有手来得快。王姣姣回想起2017年初加入龙舟俱乐部第一次试划的场景——在悉尼市中心鱼市场旁边的桥下,她坐在船尾,天色由红转黑,霓虹灯亮起,队员整齐的呐喊着,风比东北的暖和,
“我怎么就跟一帮外国人在划龙舟呢?要不要整两句屈原的诗给他们念叨念叨?”
对于王姣姣而言,悉尼早已不是一座陌生的城市。2002年4月24日,从沈阳到悉尼,加上转机一共20多个小时,她从北半球来到南半球,读完大学,毕业后顺利留在澳洲,现在的她是新南威尔士州卫生部的工作人员。机缘巧合,2017年初她加入当地一个龙舟俱乐部。
“那天俱乐部开会,提到端午节的赛季需要买新的龙舟。我就随手在淘宝上搜了一下,没想到真有,3万块钱,还能送到澳洲。”
14米长,290公斤,22人坐,龙舟从8000公里之远的杭州千岛湖发货,耗时15天抵达悉尼。王姣姣和老外队友们都震惊了,“如果从德国生产商那里买,估计也要三个多月,端午节都要过去了,还比什么赛啊”。
120万澳洲华人,划一艘叫“乡愁”的龙舟
当天,王姣姣就把所有的社交头像换成了与龙舟的合影。照片中,她穿着印花长裙,右手高举着船桨,放佛在调皮地喊着“嗨哟、嗨哟”的船号子。
来悉尼的第一年,她便见识了异国他乡的中国新年:花灯、烟花、赛龙舟比赛,全国的华人似乎都上街了,免费的饺子随便吃。如今,澳大利亚华人数量已经超过120万,普通话是除英语外澳洲最常使用的语言,农历新年成为当地男女老少的集体狂欢,热闹非凡。
“加入龙舟俱乐部后我参加了一次新年的龙舟友谊赛,200米,就在情人港。后来我看照片,大家都像疯了一样,表情都特别狰狞,水花四溅,龙舟像是飞出了水面。”
在澳洲,划龙舟无疑是一种时髦的社交方式。下至15岁,上至60岁,持续地弯腰划桨动作消耗量巨大,训练过后大家可以约着吃个饭。而刚刚统一的划船动作和整齐的口号,能让这些陌生人快速找到共同语言。
“我在澳洲待了16年了。澳洲的天,澳洲的水,特别适合龙舟这样的户外运动。”
中新社一位记者曾在2003年说过这样一句话:中国的民族体育项目能够走向世界,并被西方人所喜爱,龙舟赛当属唯一。
如此想想也特别有意思。各种肤色的人坐在窄小的龙舟上,大腿贴向船身,胳膊相互碰撞,仿佛与龙舟混为一体,坚持不懈,去救一位中国诗人。
诗人身在汨罗江,龙舟却已在世界的海上。
龙舟赛季从11月持续到来年3月,正是南半球的夏季。2017年,姣姣所在的龙舟俱乐部在州男生组、女生组和混合组都获得了前三的名次。除了三座水晶奖杯,每个人还得到一块奖牌。
现在,悉尼的夏天已经过去,中国的夏天正在路上。
天猫出海:纵各天涯,亦若比邻
姣姣再次翻看手机,一件价格为89元的煎锅已经在从深圳到悉尼的途中。屏幕的下方,一行小字飘过:您的包裹正不远万里来到您身边。
9年前,姣姣的父母从沈阳搬到一万公里外的澳洲,和女儿团聚。
但他们并没有生活在一起。已经习惯独自生活的姣姣单独租了间房子,离父母不远。每周,妈妈带着包好的猪肉白菜馅饺子和韭菜盒子来看她。
她想起当初留学的时候,每次落地悉尼,总能在箱子的角落里找到父母藏的信。信的开头是“亲爱的姣姣”,里面大多会写上两三句东北食谱,例如如何用从沈阳带来的黑木耳和香菇炖小鸡。
“我记得当时我们五、六个学生住在一间大房子里,厨房里也总有五、六个从家里’背过来’的电饭锅,列成一排。”
如今,爸爸妈妈倒是迷上了养生,一天到晚给姣姣发不要熬夜,经常敲大腿20下的文章。平常没事的时候,会和华人邻居和“中国老年团”的朋友去爬山、听京剧。他们在家前开辟了一块小菜地,种上了大葱白菜和豇豆。
“我们家还缺一台吸油烟机,澳洲这边的贵,吸烟效果也不咋地,等搬家了,我一定要在天猫上买一台。”
龙舟社交中的“中国骄傲”
买完龙舟让姣姣体会到淘宝的好处,于是她迎来了自己的“双11”。
她像报菜名似的说出一长串订单,“野营用的硅胶超轻帐篷,澳洲这边最便宜的要150澳币,我在天猫买的不到130澳币。还有4个登山杖,1个露营的帐篷,还有些家居用的茶杯架、鞋柜、速干脚垫、收纳盒……我还买了一个豆浆机、一个电水壶。电水壶才花了我200元人民币,而澳洲的要200澳币。”
4月24日晚,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在澳大利亚举办“阿里之夜”上发表了主题演讲,对着台下2400名从各地赶来的华人听众、澳洲商家说道,“有种乡愁叫淘宝”。那几天,天猫国际在澳洲有免邮等活动,让姣姣和一票“乡愁客”体验了一把“双11狂欢节”的快感。
“你知道吗,我现在已经收到货了——一把89元人民币的天堂伞,走的是空运,3天就到了,还免邮。真不知道它是怎么办到的。”
姣姣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划龙舟的华裔朋友,结果俱乐部传开了,代购的单子纷至沓来,有登山背包、野炊用的锅碗瓢盆、气炉、烧烤炉、潜水手机袋,需求各种各样。
最神奇的是居然还有人买了一个20厘米厚的海绵床垫。“这个在澳洲很贵。他是想用来切下来包裹停船的架子,能减少对船体的损害。”
有了这些代购,姣姣的“龙舟社交”瞬间变得繁忙起来,手机上一有物流的新提示,她就截图给队友们看。
也因为这次与龙舟的邂逅,姣姣还专门去网上搜了阿里巴巴,知道了天猫、盒马。“我和我老板说中国有个盒马,可以一边买菜一边吃,海鲜都超级新鲜,感觉特骄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