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9月末,淘宝个人店铺评价体系迎来改革,“中差评”替换为“感觉不佳”的标签,这让不少买家无所适从,而个人店主则认为可以保护中小卖家的利益。只是卖家没高兴多久,淘宝又在10月份将“中差评”悄悄恢复。
隐藏中差评,是不是偏袒了卖家?评价体系,又该如何改革才能让各方满意?
“中差评”走了又来
9月23日,手机淘宝对评价体系进行了改版。以往用户点击“宝贝评价”,会看到中差评选项,但改版后,中差评内容被合并在“感觉不佳”中,并且排列在诸多由好评展开的相关条目之后。以往单独展示的中差评就这样被隐藏起来。
9月末,淘宝客服表示中差评被收纳在“感受不佳”标签里
“中差评”消失的这些天,最欢欣鼓舞的是淘宝个人店主,最恼火的是普通消费者。
“我一般买东西会特意去看看中差评,如果是和产品品质无关的,就可以比较放心购买。现在的好评很多都是刷出来的,一看就特别假,以前不看中差评还吃过几次亏。”
一位消费者表示,如果不是提前知道评价体系改版,自己看到“体验不佳”标签,不点进去可能会以为这家店铺根本不存在中差评。
不少网友表示中差评是重要的购物参考微博评论截图
某国潮服装品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好评率是淘宝个人店铺和商品搜索排名的一个重要指标,会影响到搜索、参与营销活动和淘宝直通车等多个方面。个人店铺销量较低,评价总数远少于旗舰店,这种情况下,一个差评就会大大影响整店铺的好评率。因此隐藏中差评,对于个人卖家是利好。
“中差评体系”曾是淘宝信用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借鉴于eBay网,最早于2003年上线。此后,尽管淘宝网经历多次调整,但中差评体系一直存在,也成为消费者购物的重要参考。
在店家看来,隐藏中差评可以起到保护中小卖家的作用。
“我们做个人店铺的,一个差评就会导致店铺评分下降,销量也会受影响。改版能让部分顾客忽略中差评,可以减少偶然的负面评价对商品的影响。”
淘宝个人店主朱先生认为,隐藏中差评并不是说中差评被删除了,只是变得不那么明显,减少对买家决策的干预。如果质量不过关导致过多的差评,一样会让店铺评分降低,难以为继。
黑猫投诉的投票,90%的人选择应该直观展示差评
但在消费者看来,这提高了购物的选择成本。在黑猫投诉发起的“淘宝中差评不再单独显示,你觉得怎么样?”的投票中,高达90%的网友都认为“不好,就应该差评直观”。
近日,曾经在9月末消失的淘宝中差评,10月份又卷土重来了,唯一的区别是中差评从分开展示变成合并展示。旗舰店不展示中差评,个人店铺中中差评合并展示。
旗舰店不展示中差评
“中差评”的是与非
为什么突然撤回隐藏中差评的功能?有卖家向淘宝官方咨询,得到的回复是需要等市场反馈才能确定展示评论的方式。也就是说,官方其实也处在一个探索的阶段,并无定数。
“有偿处理中差评”早已形成产业链。
记者联系到的自称的“最专业的评分提升和中差评删除团队”表示,他们接受店主委托,通过自己的客服体系帮助店主和用户进行沟通,来解决中差评。
“生意一直不错,尤其最近中差评又回来了,提升评分对个人店主属于刚需,我们团队是帮忙解决问题,绝不是骚扰消费者。”
修改中差评已经成为产业链,图中团队自称在该领域最为专业
“中差评”何去何从?
在评价体系变革上更明显的是拼多多。2019年,拼多多总成交金额破万亿,活跃用户达到5.85亿人,不但超越京东,与阿里的活跃用户数差距也不断缩小。
拼多多从诞生之初就没有中差评选项,评价体系类似于京东,但负面标签更少,几乎不展示。曾经被戏称为“拼夕夕”的拼多多靠什么来获得用户信任?
为了解决消费者信任不足的问题,拼多多特别强调“熟人关系”,并将拼团拉新的模式发展壮大,今年2月又上线了拼小圈功能。在拼小圈,用户可以向好友分享自己的消费体验。“这比陌生人评论更容易被信赖。”有业内人士点评。
拼小圈里可以查看好友的购物记录和评价
未来,淘宝的评价体系究竟继续保持“中差评”,还是会另辟蹊径,所有人都在拭目以待。
资料:中国新闻网、中国经济网
编辑:陶钦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