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刚过去的5·20不只是表白日,还弥漫一股浓浓硝烟味。就这在一天,京东、天猫同时宣布启动今年的“6·18”大促,但玩法各有侧重。
京东今年的“6·18”大促将从5月24日持续至6月20日。和往年重推国外品牌不同,今年京东把大促重点放在了国货品牌上。京东为此给今年的“6·18”设定了一个小目标:推动12万中小品牌商家销售同比增长翻倍、230个品牌销售破亿。
京东“6·18”策略的转变与近两年国货崛起的语境相吻合。据京东大数据显示,2020年,中国品牌成交额增幅高出国际品牌6%,品牌数量增幅超出5%,用户数增幅高出18%。搜索热点前十中,华为、小米、茅台、OPPO、vivo、荣耀、格力、李宁、五粮液占据了7席。
天猫今年的“6·18”大促关键词则突出“新”。天猫”6·18”期间,将上线8200个新品牌、140万首发新品、参与此次大促的25万商家中,4.4万中小商家是首次加入的新人。
从发布会上释出的信息来看,今年参加天猫大促的既有爱马仕、Gucci、Dior、La Prairie这样的高奢美妆,也有乔尔卢不松、和苑酒家等黑珍珠餐厅,也不乏老饭骨、邹三这样的新锐美食网红,甚至海包括颐和园、三星堆这样的文创品牌。
这一变化源于平台对消费趋势新变化的敏锐感知和捕捉。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、天猫事业群总裁吹雪表示,疫情影响下,他们发现健康、农业和新能源汽车品牌对大促的参与度变得更广泛和深入。今年,就连宜家天猫旗舰店也宣布参与“6·18”,同步开启国内各大城市试运营。
不知不觉中,“6·18”即将进入第18个年头,“6·18”大促也在尽力摆脱早期的“低价”烙印。
头部电商都试图在品牌影响力、用户购物心智和体验、平台整体吸引力上构建更高维度的良性循环,以此满足更多新兴消费者的需求,增强不同垂直可群的消费认同和复购。
从某种层面来说,价格战依然适用于大促,但已不再是玩家们唯一的进入门槛和评判标准。
- END -
王维祎 何倩/文并摄
部分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 企业提供